2016-10-10 17:38:44
软件外包从类型上看是软件行业中的一种,但其经营模式与软件产品却差异较大。不同于软件产品厂商通过销售自有品牌的软件产品来获取收入,并抵消软件产品开发的成本及其它经营管理费用,软件外包则是发包方把软件产品开发流程的一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给接包方,接包方按合同约定的质量、时间、费用交付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并控制相应的风险。过去十年,全球软件外包行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发展势头良好。随着世界经济和IT支出逐步好转,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呈现复苏和较快发展态势。软件产业作为新兴行业迅速融入全球化大潮,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和弄潮儿。软件外包行业更是异军突起:随着各大软件公司越来越高的成本压力和全球资源合理配置的迫切需要,软件外包这种全球合作模式已渐渐成为当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并被认为是软件产业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快速缩小差距的一条有效捷径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年版中国软件外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作为国际软件市场分工的主要方式,全球离岸软件外包市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形成以美国、欧洲、日本三大区域为主要发包方,以印度、爱尔兰、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为主要接包方的市场供求格局。其中,美国的离岸外包市场主要被印度占据,日本离岸外包市场主要被中国占据,欧洲离岸外包市场主要为爱尔兰等国家所消化。这种区域产业分工格局既与成本因素、地理位置及文化习俗息息相关,也受产品交付质量、业务覆盖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在国内业务区域来源上看,2013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31.2%的发包来自华东地区,26.1%发包来自华南地区,17.8%的发包来自华北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发达地区持续成为国内软件外包市场的主要发包区域。为此,位于主要发包区域内的软件外包企业将得享发包资源丰富的市场便利。受益于中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方案及中国内需市场的增长,国际性厂商与国内软件外包企业战略合作的加深,以及中国企业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外包意识的提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软件外包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2014年,软件外包行业进入大变革时期,企业、政府等已经开始把一些创新和研发方面的工作加以外包,而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针对公司非核心业务的外包服务,企业依赖外包实现利润率与营收上升的程度日益加深,价值和创新导向式发展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趋势。
软件外包行业从形成之初,便呈现依靠人力成本底赢得利润空间的特点,而随着金融危机及经济环境的影响,全球软件外包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全球的软件外包产业呈现三个特点,其一,由之前的印度单一承接局面,变为多元、多地区全面发展态势,如今的东欧、中东等国家的软件外包业逐步崛起,使得印度与中国两大传统的软件外包强国优势逐步丧失;其二,人力成本进一步上升,中国人力市场的费用增长率为每年12-13%,而东欧等国家的外包成本进一步下降,甚至已经超越我国的人力成本;最后,原始的优势外包产业基地价格能力进一步降低,而东欧、亚太等地区的外包能力逐步提高,拉低了全球的外包业务盈利水平。在软件外包产业的艰难前进中,国内产业的开拓,以及转型高端、针对具体的产业做垂直解决方案服务,是大趋势。可以说,近年来,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正在面临着集体大考,迎接挑战的,不仅是文思海辉、东软等行业第一梯队的领导者。时至今日,虽然我国软件外包产值已跻身全球第二大外包国行列,但相对于印度同行,无论是从规模、品牌还是接单能力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规模化是提升竞争能力必然要走的第一步。